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在大良鎮舉行。縣委常委、副縣長莫慧明出席簽約儀式并發表致辭。
2月21日,在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會議室拍攝的政企合作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現場。(衛綱 攝)
莫慧明表示,融安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發展,大興制造業,誓師三年內實現從農業縣向工業縣的華麗轉身,決心堅定,不容動搖。為達成此目標,融安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搭建高效便捷的營商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農轉工”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2月21日,在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會議室拍攝的政企合作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現場。(衛綱 攝)
“公司將充分發揮在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加大投資,加速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達效,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杜建新在發言中承諾。此次政企合作的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不僅將有力促進大良鎮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還將為大良鎮的工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縣委常委、副縣長莫慧明(左二)到項目用地(良北小學舊址)調研。(衛綱 攝)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鎮長韋昊(左)向公司負責人移交項目建設場地(良北小學舊址)和鑰匙。(衛綱 攝)
據悉,該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將分三期建設,首期建設規模年產7萬噸,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復合微生物有機肥5萬噸、復合微生物水溶肥2萬噸,年產值可達1.2億元。項目將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帶來持續財政收益,而且其生產原料主要來源于當地的畜禽糞污、秸稈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有助于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減少面源污染,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助力生態建設。
“大良鎮將始終秉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為項目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堅實的保障。”大良鎮黨委書記曾壽香鄭重承諾。今年以來,大良鎮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農轉工”決策部署,大力推動工業發展,深入挖掘和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尋求與優質企業的合作,轉變思維、強化產業、抓住機遇、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群眾穩崗就業和全鎮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通訊員:衛綱?龍丹
編輯:張靜
來源:融安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5-02-23 12:00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在大良鎮舉行。縣委常委、副縣長莫慧明出席簽約儀式并發表致辭。
2月21日,在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會議室拍攝的政企合作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現場。(衛綱 攝)
莫慧明表示,融安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發展,大興制造業,誓師三年內實現從農業縣向工業縣的華麗轉身,決心堅定,不容動搖。為達成此目標,融安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搭建高效便捷的營商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農轉工”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2月21日,在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會議室拍攝的政企合作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儀式現場。(衛綱 攝)
“公司將充分發揮在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加大投資,加速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達效,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杜建新在發言中承諾。此次政企合作的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不僅將有力促進大良鎮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還將為大良鎮的工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縣委常委、副縣長莫慧明(左二)到項目用地(良北小學舊址)調研。(衛綱 攝)
2月21日,融安縣大良鎮人民政府與廣州納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簽約,鎮長韋昊(左)向公司負責人移交項目建設場地(良北小學舊址)和鑰匙。(衛綱 攝)
據悉,該功能性復合微生物有機肥項目將分三期建設,首期建設規模年產7萬噸,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復合微生物有機肥5萬噸、復合微生物水溶肥2萬噸,年產值可達1.2億元。項目將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帶來持續財政收益,而且其生產原料主要來源于當地的畜禽糞污、秸稈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有助于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減少面源污染,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助力生態建設。
“大良鎮將始終秉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為項目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堅實的保障。”大良鎮黨委書記曾壽香鄭重承諾。今年以來,大良鎮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農轉工”決策部署,大力推動工業發展,深入挖掘和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尋求與優質企業的合作,轉變思維、強化產業、抓住機遇、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群眾穩崗就業和全鎮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通訊員:衛綱?龍丹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