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藝術教育是實踐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徑和內容,它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基本情況
融安縣現有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學16所。
二、藝術課程開設情況
全縣中小學均開齊開足國家藝術課程,義務教育階段每周開課3節藝術課程,高中階段第周1節。學校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開設的地方(學校)課程豐富多彩,主要有:舞蹈、戲曲、彩調、文場、巴烏、葫蘆絲、書法、繪畫等。
三、藝術活動開展情況
全縣中小學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每年組織有藝術節、美術展覽和合唱等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廣播、網絡以及校園、教室、走廊、宣傳欄、活動場地等,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
多數學校每年組織開展1次大型校級活動,少數學校每年開展2-3次,形式有:藝術節、校本課程展示、六一節文藝表演等。每周開展藝術活動1—2次。各學校成立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藝術社團有:書法、繪畫、聲樂、器樂、舞蹈等。
四、藝術教育條件保障
全縣各中小學校均配備有藝術專用教室和藝術活動室,主要配備有: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書法室、器樂室等藝術教室。目前全縣只有融安縣第二中學建有藝術場館1個,面積1800平方米。
五、藝術特色發展情況
我縣各學校以當地傳統民族藝術活動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本校的傳統藝術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長安鎮中心小學根據當地傳統文化藝術特點,確立了校本課程建設以社團為基點,以“非遺社團”為方向,讓學生學非遺、做非遺,傳承非遺之美,弘揚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他們的 “非遺潤童心,文化共傳承——鄉鎮小學掐絲琺瑯畫非遺社團”、“ 以“紙”為媒,獨具“漿”心——紙漿畫非遺社團”在古鎮騎樓街及融安特色展廳進行展示 ,得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同時融安縣實驗小學的葫蘆絲演奏社團,實驗二小的演奏社團百人“巴烏”隊、二十四節氣課程,縣初級中學的扇子舞、威風鼓,板欖鎮、大坡鄉中心小學的書畫社團,實驗中學的手工制作興趣班等等都極大的體現出了學校藝術特色。
本學年,我縣通過組織開展藝術節、優秀藝術社團評比等活動,篩選出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作品、藝術表演及優秀藝術社團,較好的提高了學校的藝術教育教學水平及參與熱情,促進了學校藝術特色發展。
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
我縣高度重視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各學校參照《柳州市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測評和填報。
本次參加測評學校23所(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學16所),參加測評學生26190人,參與率99.75%。合格人數26059人,合格99.50%,其中:優秀等級人數12026人,優秀率45.92%;良好等級人數10411人,良好率39.75%;合格等級人數3622人,合格率13.83%。
??????????????????????????????????????????????融安縣教育局
?????????????????????????????????????????????2023年7月13日
來源:融安縣教育局 發布日期:2023-07-13 10:00
學校藝術教育是實踐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徑和內容,它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基本情況
融安縣現有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學16所。
二、藝術課程開設情況
全縣中小學均開齊開足國家藝術課程,義務教育階段每周開課3節藝術課程,高中階段第周1節。學校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開設的地方(學校)課程豐富多彩,主要有:舞蹈、戲曲、彩調、文場、巴烏、葫蘆絲、書法、繪畫等。
三、藝術活動開展情況
全縣中小學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每年組織有藝術節、美術展覽和合唱等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廣播、網絡以及校園、教室、走廊、宣傳欄、活動場地等,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
多數學校每年組織開展1次大型校級活動,少數學校每年開展2-3次,形式有:藝術節、校本課程展示、六一節文藝表演等。每周開展藝術活動1—2次。各學校成立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藝術社團有:書法、繪畫、聲樂、器樂、舞蹈等。
四、藝術教育條件保障
全縣各中小學校均配備有藝術專用教室和藝術活動室,主要配備有: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書法室、器樂室等藝術教室。目前全縣只有融安縣第二中學建有藝術場館1個,面積1800平方米。
五、藝術特色發展情況
我縣各學校以當地傳統民族藝術活動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本校的傳統藝術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長安鎮中心小學根據當地傳統文化藝術特點,確立了校本課程建設以社團為基點,以“非遺社團”為方向,讓學生學非遺、做非遺,傳承非遺之美,弘揚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他們的 “非遺潤童心,文化共傳承——鄉鎮小學掐絲琺瑯畫非遺社團”、“ 以“紙”為媒,獨具“漿”心——紙漿畫非遺社團”在古鎮騎樓街及融安特色展廳進行展示 ,得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同時融安縣實驗小學的葫蘆絲演奏社團,實驗二小的演奏社團百人“巴烏”隊、二十四節氣課程,縣初級中學的扇子舞、威風鼓,板欖鎮、大坡鄉中心小學的書畫社團,實驗中學的手工制作興趣班等等都極大的體現出了學校藝術特色。
本學年,我縣通過組織開展藝術節、優秀藝術社團評比等活動,篩選出了一批優秀的藝術作品、藝術表演及優秀藝術社團,較好的提高了學校的藝術教育教學水平及參與熱情,促進了學校藝術特色發展。
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
我縣高度重視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各學校參照《柳州市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測評和填報。
本次參加測評學校23所(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學16所),參加測評學生26190人,參與率99.75%。合格人數26059人,合格99.50%,其中:優秀等級人數12026人,優秀率45.92%;良好等級人數10411人,良好率39.75%;合格等級人數3622人,合格率13.83%。
??????????????????????????????????????????????融安縣教育局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