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
簡? 介
“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位于融安縣長安鎮西山腳下,由紅軍廣場、鄧小平拴馬處小廣場和圣山廟(群眾自發建立紀念紅七軍場所)等組成,占地約12畝。紀念館共三層,第一、二層展廳,主要展示陳列紅七軍的有關內容,共有七大部分,依次紀錄展示紅七軍和紅八軍的誕生、紅七軍奉命北上、紅七軍戰長安、紅七軍戰長安的評價和影響、繼續北上會師中央紅軍、紅七軍是一支驍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從紅七軍走出的共和國領袖和將領等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以浮雕、版畫、文物展示的方式,鐫刻和講述了紅七軍一路北上英勇殺敵的戰斗故事。第三層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展廳,分三大時期展示。“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旁是紅軍廣場,紅軍廣場西面是大型浮雕,長15米,高5米。浮雕展現當年鄧小平、張云逸、李明瑞三位主要領導指揮紅七軍進攻長安的場景,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李明瑞、陳豪人、韋拔群等領導百色起義,成立了中國紅軍第七軍。1930年2月1日,鄧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領導龍州起義,成立了中國紅軍第八軍。1930年10月初,紅七軍、紅八軍7000多人奉命北上;11月初,在河池縣城整編為紅七軍。為籌措糧餉、補充彈藥武器、渡過融江,從而進攻桂林,紅七軍決定攻打融縣長安鎮。
?
“長安之戰”是紅七軍北上途中在廣西境內最激烈的一次戰斗,紅七軍在戰斗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無畏強敵、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以及建設柳州市域次中心城市、打造“美麗融安”的力量源泉。廣場北面有黨旗雕塑,上有入黨誓詞。紅軍廣場旁邊是鄧小平拴馬處小廣場,是當年指揮紅七軍進攻長安時拴馬的地方,有一顆200多年的老榕樹,樹下常有附近群眾自發舉行紀念鄧小平同志和紅七軍指戰員的活動。民國19年(1930年)12月5日,鄧小平、張云逸、 李明瑞率領紅七軍北上路經長安時,對駐守在長安的國民黨軍隊進行攻擊。圣山廟,位于縣城西2.5公里西山腳下。圣山廟成紅七軍攻打長安鎮的前沿指揮部。激戰3天3夜,紅七軍未能攻進長安,于12月7日退出戰斗,經安陲、拱洞、富祿入湖南北上。
?
?
?
(景點聯系人:廖春麗15277261051)
來源:融安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發布日期:2024-01-04 10:30
“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
簡? 介
“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位于融安縣長安鎮西山腳下,由紅軍廣場、鄧小平拴馬處小廣場和圣山廟(群眾自發建立紀念紅七軍場所)等組成,占地約12畝。紀念館共三層,第一、二層展廳,主要展示陳列紅七軍的有關內容,共有七大部分,依次紀錄展示紅七軍和紅八軍的誕生、紅七軍奉命北上、紅七軍戰長安、紅七軍戰長安的評價和影響、繼續北上會師中央紅軍、紅七軍是一支驍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從紅七軍走出的共和國領袖和將領等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以浮雕、版畫、文物展示的方式,鐫刻和講述了紅七軍一路北上英勇殺敵的戰斗故事。第三層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展廳,分三大時期展示。“紅七軍戰長安”紀念館旁是紅軍廣場,紅軍廣場西面是大型浮雕,長15米,高5米。浮雕展現當年鄧小平、張云逸、李明瑞三位主要領導指揮紅七軍進攻長安的場景,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李明瑞、陳豪人、韋拔群等領導百色起義,成立了中國紅軍第七軍。1930年2月1日,鄧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領導龍州起義,成立了中國紅軍第八軍。1930年10月初,紅七軍、紅八軍7000多人奉命北上;11月初,在河池縣城整編為紅七軍。為籌措糧餉、補充彈藥武器、渡過融江,從而進攻桂林,紅七軍決定攻打融縣長安鎮。
?
“長安之戰”是紅七軍北上途中在廣西境內最激烈的一次戰斗,紅七軍在戰斗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無畏強敵、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以及建設柳州市域次中心城市、打造“美麗融安”的力量源泉。廣場北面有黨旗雕塑,上有入黨誓詞。紅軍廣場旁邊是鄧小平拴馬處小廣場,是當年指揮紅七軍進攻長安時拴馬的地方,有一顆200多年的老榕樹,樹下常有附近群眾自發舉行紀念鄧小平同志和紅七軍指戰員的活動。民國19年(1930年)12月5日,鄧小平、張云逸、 李明瑞率領紅七軍北上路經長安時,對駐守在長安的國民黨軍隊進行攻擊。圣山廟,位于縣城西2.5公里西山腳下。圣山廟成紅七軍攻打長安鎮的前沿指揮部。激戰3天3夜,紅七軍未能攻進長安,于12月7日退出戰斗,經安陲、拱洞、富祿入湖南北上。
?
?
?
(景點聯系人:廖春麗1527726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