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桂村高陽簡介
?
潭頭鄉新桂村,民風淳樸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新桂村近期開發資源點有高陽屯古村落、東村屯生態濕地等景點。其中高陽屯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70米寬的攔河壩、高7米的高陽橋、新林河水壩、古老的水碾。成片的樟樹林、錯落有致的竹林、保存完好的農家土屋,成片的原生態的葡萄。屯中有一條石泯河貫穿其中;生態濕地景區位于新桂村西南角,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在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主要有野鴨、白鷺、斑鳩等,水中長由大片的野生蘆葦、野生金銀花等。新桂村平均海拔165米,有獨特的二元地理氣候,年平均氣溫22℃,氣候宜人,村內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然生態優越,環境幽雅恬靜,空氣清新,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基礎。
本屯有居民52戶,232人 。在外務工較多。村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目前有一家農家樂提供餐飲服務。村民積極種植觀賞性作物如荷花、油葵等。
高陽濕地生態鄉村旅游區規范圍面積共 0.39km2,轄高陽和寨貝 2 個村民小組,是濕地生態鄉村旅游區的核心規劃區內居住的主要民族為漢族,分布有少數壯族,共計 198戶,845人。高陽景區位于潭頭鄉新桂村,距離潭頭鄉政府 1.5 公里,距離大良鎮 3 公里,距離三柳高速與 209 國道連接線僅 250 米。突出的地理交通區位,促使其有望發展成為進出融安的南大門。
一、旅游區位
規劃區是三柳高速公路沿線上的重要節點,周邊分布有諸多旅游景區,其東邊有國家 4A 級風景名勝區——石門仙湖景區,東北面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龍脊梯田、龍勝溫泉、地球村——陽朔等,北面是苗族風情濃厚的融水縣、千年侗寨——三江縣,南面有水上娛樂之都——柳州市。居中的區位優勢將促使其成為連接諸多景區的旅游黃金節點,有望成為桂北三角旅游圈的樞紐。
二、用地條件
規劃區地勢平坦,區內丘陵高差變化小,可建設用地相對集中,整體性較強,有利于道路選線與總體功能布局。
三、氣候優勢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涼爽舒適,多年平均降雨量 1762mm,多年平均氣溫 19.3℃。
四、環境優勢
規劃區內濕地資源豐富,水流量較大,環境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旅游資源優勢凸顯,有高陽水壩跌水美景、天然喀斯特濕地景觀、高陽寨水上葡萄園、高陽寨樟樹林、高陽古村落景觀、高陽古建筑群落、地方物產資源等。
(一)高陽水壩跌水美景
高陽攔水壩位于高陽屯西側,壩長約 70 米,高 6 米,壩寬 4 米,為漿砌石溢流壩。河水清澈見底,形成的河面平坦寬廣,河水四季長流,攔河壩區的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覆蓋率達 90%以上,形成了特有的秀麗景色:初春,林木吐翠、萬物復蘇;盛夏,綠樹成蔭、鳥鳴幽谷;金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岸邊奇石光怪陸離,竹林沙沙作響好似一道綠色城墻守衛著村寨。夏季水漲溪流更急,瀑布更寬,水聲更大,水霧在陽光之中映出霓虹,異彩紛繁。瀑布兩岸和下游,峽谷幽深,奇石崢嶸,松竹蔥蘢,景色別致。
潭頭鄉新桂村高陽屯種植的水上葡萄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該屯現狀種植的葡萄面積約有100 畝,品種是本地的水晶葡萄,該葡萄品種適應性強,相對其他葡萄品種病蟲害少,既使比較粗放的管理也可有好的收成。
(二)高陽寨樟樹林
高陽石泯河岸邊有樟樹林與竹林交叉在一起,林中大小樟樹 40 多株,超 100 年的樟樹就有10 多株,可以在樹下、竹林下休閑游樂,打打麻將、打打橋牌等,是休假放松的好地方。樟樹林位于中高陽屯后山,山腳河水淙淙、絲連縈絡、清澈透明、醇厚甘洌,常年不涸,山上有成片的樟樹,大樹參天,四季常綠。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的怪石點綴林間,樹影斑駁,景色賞心悅目,怪石之中,使樟樹林的景色別具一格。
(三)高陽民風習俗
高陽屯村民多是漢族,大多數村民都有臘月二十三送灶王公上天、貼春聯、貼門神、貼門箋的風俗習慣。灶王公,據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令灶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因此他被人們看做是一家的保護神,民間幾乎每家都設有“灶王公(灶君)”神位。融安貼春聯在民間盛行于明代。春聯的雛形是古代的桃符。戰國時代每逢過年,人們用桃木板刻上傳說中的降鬼大師“神荼”、“郁壘”的名字,懸掛于門楣旁,用以壓邪,為之“桃符”。除了貼春聯之外,融安還保留著貼門神、貼門箋、過年舞龍舞獅、端午采草藥、洗藥澡等習俗。
(四)高陽特色美食
網油燒炙、油蛋、水糕、油糕等都是融安縣久負盛名的當地特色美食。而高陽屯在數百年的發展中,也傳承著融安各式美食的做法和飲食習慣。網油燒炙是融安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特色美食之一,味香爽口,宴席上的佳肴,迄今已有 200多年歷史。外貌似油炸丸子,呈褐色,油亮。由瘦豬肉、豬肝、蔥白、冬筍等制成肉餡,用一層豬網油包住,經炭火炙烤或油爆過后香脆可口,色香味形俱美。每逢春節當地百姓也自己手包燒炙。平時配以濾粉食用。融安盛產茶油,用茶油制成的小吃也相當的豐富,油蛋便是其中的一種。顧名思議,“油蛋”乃是用油炸成,其形狀跟蛋一樣的圓,迄今已有 300 多年歷史。油蛋用糯米粉加糖揉成面團狀,取雞蛋大小的糯粉團,也有在糯粉團內包入由小赤豆煮爛拌糖制成的餡料,在芝麻堆里滾黏上芝麻,油炸而成。
來源:融安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發布日期:2024-05-30 17:40
新桂村高陽簡介
?
潭頭鄉新桂村,民風淳樸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新桂村近期開發資源點有高陽屯古村落、東村屯生態濕地等景點。其中高陽屯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70米寬的攔河壩、高7米的高陽橋、新林河水壩、古老的水碾。成片的樟樹林、錯落有致的竹林、保存完好的農家土屋,成片的原生態的葡萄。屯中有一條石泯河貫穿其中;生態濕地景區位于新桂村西南角,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在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主要有野鴨、白鷺、斑鳩等,水中長由大片的野生蘆葦、野生金銀花等。新桂村平均海拔165米,有獨特的二元地理氣候,年平均氣溫22℃,氣候宜人,村內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然生態優越,環境幽雅恬靜,空氣清新,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基礎。
本屯有居民52戶,232人 。在外務工較多。村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目前有一家農家樂提供餐飲服務。村民積極種植觀賞性作物如荷花、油葵等。
高陽濕地生態鄉村旅游區規范圍面積共 0.39km2,轄高陽和寨貝 2 個村民小組,是濕地生態鄉村旅游區的核心規劃區內居住的主要民族為漢族,分布有少數壯族,共計 198戶,845人。高陽景區位于潭頭鄉新桂村,距離潭頭鄉政府 1.5 公里,距離大良鎮 3 公里,距離三柳高速與 209 國道連接線僅 250 米。突出的地理交通區位,促使其有望發展成為進出融安的南大門。
一、旅游區位
規劃區是三柳高速公路沿線上的重要節點,周邊分布有諸多旅游景區,其東邊有國家 4A 級風景名勝區——石門仙湖景區,東北面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龍脊梯田、龍勝溫泉、地球村——陽朔等,北面是苗族風情濃厚的融水縣、千年侗寨——三江縣,南面有水上娛樂之都——柳州市。居中的區位優勢將促使其成為連接諸多景區的旅游黃金節點,有望成為桂北三角旅游圈的樞紐。
二、用地條件
規劃區地勢平坦,區內丘陵高差變化小,可建設用地相對集中,整體性較強,有利于道路選線與總體功能布局。
三、氣候優勢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涼爽舒適,多年平均降雨量 1762mm,多年平均氣溫 19.3℃。
四、環境優勢
規劃區內濕地資源豐富,水流量較大,環境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旅游資源優勢凸顯,有高陽水壩跌水美景、天然喀斯特濕地景觀、高陽寨水上葡萄園、高陽寨樟樹林、高陽古村落景觀、高陽古建筑群落、地方物產資源等。
(一)高陽水壩跌水美景
高陽攔水壩位于高陽屯西側,壩長約 70 米,高 6 米,壩寬 4 米,為漿砌石溢流壩。河水清澈見底,形成的河面平坦寬廣,河水四季長流,攔河壩區的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覆蓋率達 90%以上,形成了特有的秀麗景色:初春,林木吐翠、萬物復蘇;盛夏,綠樹成蔭、鳥鳴幽谷;金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岸邊奇石光怪陸離,竹林沙沙作響好似一道綠色城墻守衛著村寨。夏季水漲溪流更急,瀑布更寬,水聲更大,水霧在陽光之中映出霓虹,異彩紛繁。瀑布兩岸和下游,峽谷幽深,奇石崢嶸,松竹蔥蘢,景色別致。
潭頭鄉新桂村高陽屯種植的水上葡萄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該屯現狀種植的葡萄面積約有100 畝,品種是本地的水晶葡萄,該葡萄品種適應性強,相對其他葡萄品種病蟲害少,既使比較粗放的管理也可有好的收成。
(二)高陽寨樟樹林
高陽石泯河岸邊有樟樹林與竹林交叉在一起,林中大小樟樹 40 多株,超 100 年的樟樹就有10 多株,可以在樹下、竹林下休閑游樂,打打麻將、打打橋牌等,是休假放松的好地方。樟樹林位于中高陽屯后山,山腳河水淙淙、絲連縈絡、清澈透明、醇厚甘洌,常年不涸,山上有成片的樟樹,大樹參天,四季常綠。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的怪石點綴林間,樹影斑駁,景色賞心悅目,怪石之中,使樟樹林的景色別具一格。
(三)高陽民風習俗
高陽屯村民多是漢族,大多數村民都有臘月二十三送灶王公上天、貼春聯、貼門神、貼門箋的風俗習慣。灶王公,據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令灶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因此他被人們看做是一家的保護神,民間幾乎每家都設有“灶王公(灶君)”神位。融安貼春聯在民間盛行于明代。春聯的雛形是古代的桃符。戰國時代每逢過年,人們用桃木板刻上傳說中的降鬼大師“神荼”、“郁壘”的名字,懸掛于門楣旁,用以壓邪,為之“桃符”。除了貼春聯之外,融安還保留著貼門神、貼門箋、過年舞龍舞獅、端午采草藥、洗藥澡等習俗。
(四)高陽特色美食
網油燒炙、油蛋、水糕、油糕等都是融安縣久負盛名的當地特色美食。而高陽屯在數百年的發展中,也傳承著融安各式美食的做法和飲食習慣。網油燒炙是融安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特色美食之一,味香爽口,宴席上的佳肴,迄今已有 200多年歷史。外貌似油炸丸子,呈褐色,油亮。由瘦豬肉、豬肝、蔥白、冬筍等制成肉餡,用一層豬網油包住,經炭火炙烤或油爆過后香脆可口,色香味形俱美。每逢春節當地百姓也自己手包燒炙。平時配以濾粉食用。融安盛產茶油,用茶油制成的小吃也相當的豐富,油蛋便是其中的一種。顧名思議,“油蛋”乃是用油炸成,其形狀跟蛋一樣的圓,迄今已有 300 多年歷史。油蛋用糯米粉加糖揉成面團狀,取雞蛋大小的糯粉團,也有在糯粉團內包入由小赤豆煮爛拌糖制成的餡料,在芝麻堆里滾黏上芝麻,油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