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置沿革】??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縣境屬郁林郡潭中縣。三國(東吳范圍)和兩晉仍為潭中縣。南朝齊撤潭中縣置齊熙縣、齊熙郡,為縣境建制之始。南朝梁在齊熙縣地并設東寧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東寧州為融州,改齊熙縣為義熙縣,屬始安郡,大業初撤銷融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復設融州。武德六年(623年)改義熙縣為融水縣,仍為州治,宋、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縣,屬融州。洪武十年(1377年)降融州為融縣,屬柳州府,清代因之。
民國時期仍為融縣,民國二年屬柳江道;民國十九年屬柳州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屬柳州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六年屬長安行政監督區,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民國二十九年屬廣西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屬廣西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屬廣西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融縣,縣人民政府設在融樂鎮,屬柳州專區(后更名為柳州地區)。1951年7月21日,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樂鎮遷至長安鎮辦公,仍稱融縣。1952年9月2日,廣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將融縣改為融安縣。1953年4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復:“融縣因與本省容縣同音,改稱融安縣”。2002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柳州地區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融安縣劃歸柳州市管轄。縣人民政府一直設在長安鎮。
來源:史志辦 發布日期:2023-06-20 11:20
【建置沿革】??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縣境屬郁林郡潭中縣。三國(東吳范圍)和兩晉仍為潭中縣。南朝齊撤潭中縣置齊熙縣、齊熙郡,為縣境建制之始。南朝梁在齊熙縣地并設東寧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東寧州為融州,改齊熙縣為義熙縣,屬始安郡,大業初撤銷融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復設融州。武德六年(623年)改義熙縣為融水縣,仍為州治,宋、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縣,屬融州。洪武十年(1377年)降融州為融縣,屬柳州府,清代因之。
民國時期仍為融縣,民國二年屬柳江道;民國十九年屬柳州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屬柳州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六年屬長安行政監督區,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民國二十九年屬廣西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屬廣西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屬廣西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融縣,縣人民政府設在融樂鎮,屬柳州專區(后更名為柳州地區)。1951年7月21日,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樂鎮遷至長安鎮辦公,仍稱融縣。1952年9月2日,廣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將融縣改為融安縣。1953年4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復:“融縣因與本省容縣同音,改稱融安縣”。2002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柳州地區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融安縣劃歸柳州市管轄。縣人民政府一直設在長安鎮。